来源:人气:232更新:2025-07-13 18:03:37
电视剧《以法之名》在完结后引发观众对于剧情断裂的批评。剧情以万海集团被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为切入点,随着故事推进至36集,却在关键时刻出现重大转折:原本意图为万海集团翻案的检察官乔振兴遭遇不幸,其弟秦峰亦不幸遇害,而万海本人则在真相揭晓前离世,导致案件走向与观众预期产生强烈反差。
关于犯罪集团及其背后的保护伞问题,六名主要成员禹天成、陈胜龙、江远、熊磊、赖东明、赖东朗被判处死刑;程子健与孙飞则获无期徒刑。星子获刑7年,江旭东被判10年,姜红军16年,温琴8年,另有一名监狱护士被判12年。柳韵被降职处理,李人骏调离司法机关,兰景茗被撤职,而王华山则外逃境外。令人震惊的是,在专案组严密监控下,万海会被处决,但驻监狱检察官王华山却成功逃亡海外,下毒的监狱护士仅获12年刑期。这种司法处置是否已超出现实范畴?万海会的辩护律师、万海集团法务总监张文菁曾悲愤表示:“正义不应迟到,迟到的正义不过是虚伪的真相。”
剧中这句台词直指现实,令人深思。正义若迟到,便失去了其应有的分量。因为时间的流逝,许多真相早已湮没,当事人也难再感知。张文菁的这句台词,也成为了《以法之名》大结局的注脚。那些实施具体犯罪的人或许终将付出代价,但坐享其成的保护伞却活得愈发安逸。乔振兴、秦峰乃至早已入狱的万海,恐怕都难以感知这份迟来的正义。这种宿命般的无奈,恰是剧情最深刻的隐喻。本剧真正的亮点当属张译饰演的检察官洪亮。他不过是换了一身制服,延续了以往的谨慎与唯唯诺诺,这或许正是他习惯的表演模式。与现今被部分观众抵制的雷佳音形成对比,张译坦言需要休息的决定合情合理——当角色反复塑造,演员自身也会产生审美疲劳。其真正的高光时刻仍属《士兵突击》中的史班长,尤其是退伍时驾驶车辆驶过天安门的那场戏,堪称其演艺生涯的巅峰之作。
剧中洪亮的角色引发诸多讨论,其长期延误关键节点的决策使得原本简单的案件复杂化。省检察院院长张放曾评价他为"一把快刀",但结合其隐瞒岳父及妻弟犯罪线索的行为,显露出其本质更接近于一把钝刀,实则是检察系统内部权力博弈的牺牲品。洪亮在案件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,如同一枚被操控的棋子,其行动轨迹完全受制于两位关键人物:既是政法系统核心人物、现任省级政协副主席的岳父江旭东,以及新任省院检察长张放。值得关注的是,近年来反腐题材影视作品中,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往往集中于省级政协等协商议事机构的副职岗位,这种设定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某些特殊利益群体的蛰伏状态。
江旭东始终希望将女婿调离政法系统,主要考量在于该领域内部复杂性较高,尤其担心未来涉及职务犯罪调查时,可能将责任追溯至自身。这种担忧并非毫无依据,毕竟在高压执法环境中,女婿随时可能因案件进展而面临法律制裁。值得注意的是,张放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运作能力,凭借对洪亮背景关系的深入了解,先后将其安排在指导组和专案组担任副组长。尽管副组长这一职位不掌握最终决策权,但实际承担着关键执行任务,需要通过自身人脉网络推进调查工作。洪亮之所以能在市院、市政法委及省政协等核心部门建立关系网络,正是得益于张放精心设计的布局,这种资源积累使他能够获取重要信息。张放更以高超的沟通技巧著称,寥寥数语便能让洪亮产生强烈行动意愿,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。
无论何种境遇,终究是人际纠葛的缩影,避无可避,只看谁更冷酷罢了。《以法之名》作为一部反腐题材作品,整体表现平平,难称惊艳,却在结局处显露出明显的仓促感。其结尾的草率处理仿佛千篇一律的反腐剧套路,未能兑现"以法之名"所承载的期待,反而让观众陷入更深的困惑与失落:为何?为何正义总要迟到?正如那句振聋发聩的台词所言——"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,那顶多算是真相",或许这才是最恰当的收尾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jdw8.com